从经济收入来看,新生代农民工较其老一代农民有所提高,但依然是城市中的低收入人群。他们就业领域主要为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工作强度大,据调查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月工作26天,每天工作9个小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张翼说,加班甚至成为了他们的“家常便饭”,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在2500—4200元,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与他们较低工资薪酬比例严重失衡。他们在城市工作,需要支付房租、交通、子女教育、抚养老人等生活开支,微薄的工资薪酬难以支付这些巨大的开支,面对城市优越的资源和高质量的生活,也是力不从心,很难融入城市。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程度、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现状较老一辈农民工而言,有所改善,同时对劳动权益、社会保障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人员流动性大、工资收入低等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商保险等参保率不高;此外,针对他们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惠及面不广、体系不完备,遇到社会保障问题得不到政策的支持和有效的解决途径,不能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城市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福利等政策,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兜底政策成为新生代农民工渴盼的愿望。
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高,思想开放、视野宽广,自我提升意识强烈,把职业前景与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结合在一起,期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老一辈农民工进城打工“挣钱、生存”目的,实现发展、向上流动,融入城市生活。然而现实中,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与新的产业结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亟需得到专业的技能培训,当前针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体系不完备,国家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提到“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制度政策不够完善、覆盖面不够广泛、规模需要扩大、针对性有效性不强、促进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脱贫的支持度不够等问题。”所以,加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使他们的技能与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实现与产业结构升级这一客观要求相适应,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城市梦的诉求。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务工的经历和融入城市生活的强烈愿望,让他们直接意识到子女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希望子女能在城市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人力资本,增强子女融入城市的能力,实现阶层的向上流到。但是,收入水平及家庭因素等限制了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子女进城上学,其子女留守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留守青少年,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子女选择在家乡入学的比例为61%。农村与城市的教育质量差距大,而且城市公办学校教育资源有限,主要满足城市户籍学生,加之政策的不完善,随迁子女在中考、高考关键时刻,需要回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享受不到城市的政策。因此,实现并维护好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公平是他们的期盼,也是政府急需解决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首先,要充分调研市场就业需求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需求,通过建立高素质培训教师队伍、加大政府出资等方式,合理选择和设置一些可操作性强、内容适应性强的培训内容,使新生代农民工所学技能适应岗位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其次,新生代农民工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根据自己的职业技能、经验积累等实际情况及创业思维、创业梦想,利用好国家的创业政策,找到适合的创业项目,实现创业带就业;再次,在加强职业能力教育的同时,相关部门要通过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方式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社会交往、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使其不断提升在劳动市场中的竞争力,真正掌融入城市社会的技能本领。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扫清地域、身份、户籍等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限制的障碍,并且要积极探索公平合理的落户政策,让新生代农民工能够在工作的城市落户,享受到城市社会保障。通过国家社会管理手段,一是因地制宜,建立分类分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民工纳入到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意识;三是国家财政向农民工社会保障适度倾斜,鼓励用工单位积极为新生代农民工投保;四是要对欠保、逃保等损害农民工利益、破话社会保障体系的用人单位进行依法惩戒,切实维护好这一群体社会保障权益。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第一,政府要积极改革现行户籍政策,解除户籍制度对学籍制度的捆绑;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让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或者农村能够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第二,学校要设立心理疏导机构,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定期进行家访等工作;引导师生间形成包容、民主、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新生代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平等交流对话,在交往过程中消除对立、偏见。第三,呼吁全社会尊重农民工、维护农民工权益,消除对农民工身份歧视及偏见,倡导公平、平等的社会风气。第四,父母要多关心关爱自己的孩子,不能因为工作原因忽视子女的学业,更不能在义务教育阶段辍学,要尽到监护人的职责。
发挥好工会的服务、协调、利益维护等作用,使其成为最可信赖的“娘家人”,改变老一代农民工那种以血缘、地缘等初级关系为主的社会支持体系;丰富新生代农民工业余生活,在农名工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可建设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活动中心,低成本或免费对其开放,以多种形式丰富其精神生活;通过媒体宣传从社会贡献的角度看待新生代农民工,消除城市居民消除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歧视心理,营造出出一种尊重理解的社会氛围环境,让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产生一种归属感和家园感,消除他们的“过客”和“住客”的矛盾心理;提升农民工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力度,为新生代农工提供平等、开放的社区公共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在情感上融入城市。
新生代农民工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主力军,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的利益呼声也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应该关注并积极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合理的利益诉求,通过国家政策体制、社会、企业、新生代农民自身等多方努力,实现这一群体与社会发展的利益协调,让新生代农民工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