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韵重庆,“新”在哪里?

时间:2025-07-23 16:16:00

一句话叫响一座城。


7月21日,重庆正式确定“雄奇山水 新韵重庆”作为重庆文旅宣传品牌口号,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


“雄奇山水 新韵重庆”短短8个字,简约而不简单。它既凝练了重庆最本质的自然禀赋,又勾勒出其在时代浪潮中的精神肌理,是对这座城市“山水魂”与“时代韵”的双重注解,兼具地理质感与人文张力,令人印象深刻。


“雄奇山水”具有鲜明生动、意蕴深远的意象美,凸显了重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禀赋。城在山中、山在城中,水系发达、河流纵横,重庆是雄伟奇特的山水之城,是八方游客的向往之地。


而对于“新韵重庆”,我们该如何理解其中的“新”意呢?“新”即向新、创新,寓意在纵深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上,要拿出新举措、见到新气象、展现新面貌。


山城重庆,这座承载着三千年巴渝文脉的古城,正以“新韵”重构着人们对山城的认知。新韵之“新”,不在推倒重来的割裂,而在传统根脉与现代文明的共生共舞。解码重庆新韵,或可从改革创新、产业能级、空间格局、城市治理、城市精神五个维度,探寻这座山水之城在变革时代的独特韵律。


▲今年“五一”假期,渝中区洪崖洞民俗风貌区游人如织。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新”在改革创新的澎湃动力上。


改革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金名片”。奋进新征程,重庆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歇。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其后将全力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纳入“六区一高地”建设中,以改革之名破难题、增动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当前,全市上下聚焦重点领域聚力攻坚,敢涉深水区、敢啃硬骨头,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的改革指向更加清晰,谋改革抓改革促改革的氛围日益浓厚。截至今年2月,市委六届六次全会部署的63项重大改革全面启动,18项已制定出台改革方案,14项形成改革方案送审稿,31项正抓紧调研论证。


数字重庆建设和重点领域改革“双轮驱动”的成效愈发明显。今年4月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聚焦关键指标加力攻坚,推动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赋能支撑质效不断增强,三级治理中心主轴功能持续凸显,六大应用系统发展服务治理能力和“141”基层智治体系执行实战能力明显提升,数字重庆基本能力建设实现新突破。


重庆把国资国企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保持战略定力和攻坚态势,巩固拓展“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成果。截至今年5月实施5批次19组战略性重组,市属重点国企由51户整合为33户,完成13项专业化整合,全级次法人户数压减至690户;盘活资产1510亿元、回收资金595亿元……“瘦身健体”不仅让国企“轻装上阵”,更激活了发展动能。


企业群众改革获得感持续提升。今年以来,重庆举行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表彰了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印发《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聚焦民营企业最关心、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细化提出具体工作举措。重庆社会民生改革提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比持续缩小,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庆将拿出敢为人先的勇气,进一步增强谋改革抓改革的主动性,聚焦重点、持续攻坚,打造更多“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标志性改革成果,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南岸区南滨路,精彩纷呈的无人机灯光秀。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新”在产业能级的大幅跃升上。


产业是重庆经济发展的根基与命脉。作为曾经的重工业基地,这座城市的工业基因里镌刻着“重”与“大”的印记——钢铁、汽车、化工曾是支撑经济的支柱。如今,这个城市正在顺应时代发展而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加快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能级不断跃升。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90%,笔记本电脑产量稳居全球第1;“双倍增”行动带动新入库科技型企业11296家、新评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3295家;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4200亿元、增长16.4%,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9.6%……2024年,重庆统筹提升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各个产业向“新”而行态势明显。


为加快制造业动力变革,数字化转型成了重庆的重要举措。上个月,市经济信息委对外公示2025年度市级先进智能工厂及市级数字化车间入选名单,其中前者有28个项目入选,后者有135个项目入选,涉及智能网联汽车、先进材料、装备制造等多个产业领域。接下来,重庆将加快建设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场景的数字经济系统,力争到2027年建成20个以上行业大脑、20个以上未来工厂,推动形成“同频共振、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渝企智能制造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一条跨越2260公里的“电力天路”——“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贯通。“疆电入渝”工程以年送电360亿千瓦时的强大能力,其中清洁电量超过180亿千瓦时,将重庆供电能力提升20%以上,有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助力产业轻装上阵、加速前行。


产业蝶变的核心,是对“工业基因”的系统性改变。重庆并没有“一刀切”地淘汰传统产业,而是通过“数字赋能”“场景再造”“链条延伸”,让老工业基地蝶变新生,助力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


▲2024年5月8日,奉节县,万吨级江海直达船“创新5”号驶过三峡库区夔门。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新”在空间格局的持续蝶变上。


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是全国交通四极之一和“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正在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向西,中欧班列直达欧洲;向北,“渝满俄”铁路纵贯南北;向东,长江黄金水道联通中部地区和长三角;向南,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山越海;空中,江北机场实际在飞国际(地区)客运航线33条,航线网络覆盖北美洲、欧洲、澳洲、中东、日韩、东南亚等地区……重庆持续放大发挥承东启西、通江达海关键枢纽作用,立足重庆、带动西部、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内陆开放新体系加快形成,跨越山海走向世界的道路更加宽广。


4月,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正式投用,推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形成“3座航站楼+1座卫星厅+4条跑道”的运行格局,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飞机起降58万架次、货邮吞吐量120万吨的需求;6月,中国西部地区最大高铁枢纽站——重庆东站正式投用;6月,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运营,填补了渝东南地区长期以来高铁客运的空白,让武陵山区真正融⼊全国高铁⽹络……


重庆城市空间格局的蝶变,是对“山水之城”本质的再发现、再延伸、再利用。可以预见,随着国际开放大通道的增多,重庆叠加的东西互济、南北协同、陆海统筹区位交通优势,将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胜势。


▲旅客乘捷运抵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抬眼便可观看“火凤渝飞”凤凰吊挂艺术装置。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新”在城市治理的效能提升上。


重庆是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治理难度堪称“巨型城市的样本”。近年来,重庆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一场“数字治理”的实践正在让这座超大城市变得更加美好、更有温度。


今年以来,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惊艳亮相,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圆满举行,无人机灯光秀表演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场场高规格活动,是重庆办会能力的体现,其背后离不开重庆构建的“空地一体”防控体系,确保活动现场及周边治安、交通秩序井然。


前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席卷重庆,造成积水、道路中断、人员被困等险情。在这场与强降雨战斗的“硬仗”中,数字重庆建设与智慧治理展现出强大效能,以提前预警、精准响应的全链条防控,为城市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筑牢“数字堤坝”。


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与重庆强大的算力密不可分。重庆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八大枢纽节点之一,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今年4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阿里云智能集团,签署共同推动“疆算入渝”工程战略合作协议,助力重庆“人工智能+”行动全“速”前进。


近年来,从封桥到修观景台,热情好客的重庆实力宠粉,像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城市形象,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游客,让“最宠游客的城市”品牌享誉海内外。


重庆的实践证明,超大城市的现代化治理密码,在于找到“技术效率”与“人文温度”的平衡点,让城市既有“智慧的大脑”,又有“感知的神经”,更有“温暖的心跳”。接下来,重庆还将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重庆双向赋能,加快形成现代化人民城市发展、服务、治理基本能力。


▲川剧《江姐》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新”在城市精神的广泛弘扬上。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文化品格和集体人格的集中体现,对塑造人的价值取向、行为取向具有重要作用。去年,重庆提炼、发布的“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城市精神得到市民的高度认同,重庆正在成为投资“洼地”、兴业“高地”、旅游“热地”。


今年4月,“甲亢哥”来渝直播,海外全网总观看量突破9718万人次,海内外总阅读量超12亿次,重庆开放的城市精神得到了充分彰显,同时重庆的城市形象在国际得到了广泛传播。


把时间线拉长,党的二十大以来,重庆上下比学赶超、实干争先的精气神焕然一新,全体市民以拼的劲头、实的作风、争的意识奋力奔跑,每个人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重庆城市精神,3000万巴渝儿女的点滴汗水汇聚成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磅礴力量。


事实上,重庆城市精神既承接历史文化根脉,又紧跟时代引领未来。“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重庆是一座人文荟萃、底蕴厚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造了源远流长的巴渝文化、享誉世界的三峡文化、可歌可泣的抗战文化、彪炳史册的革命文化、独具特色的统战文化和感天动地的移民文化。这些文化涵养了城市品格,成为重庆城市精神的源头活水,也是重庆信心满满走向未来的底气所在。


当重庆城市精神广泛弘扬,就能不断凝聚昂扬向上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强大精神力量,而重庆的人文新韵也便有了穿越时空的力量。


在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现代化新重庆一系列向“新”而行、向“高”攀登的新举措、新作为,为重庆“新韵”提供更多的生动注脚,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展现新气象、新面貌。而“雄奇山水,新韵重庆”正是对新重庆文旅发展的精准提炼,当八方游客漫步在巴渝大地上,感受到的不仅是视觉的震撼,更是一种精神的浸润——每一步都是山水,每一眼都有新韵,每一次都有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