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四军一天之内攻克所谓“铁打的车桥” 99岁老战士口述历史

时间:2025-08-22 09:48:00

江苏淮安车桥镇是一座享有“苏北小南京”美誉的商贸古镇。81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抗战时期的著名战役——车桥战役。新四军集中五个团兵力,以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攻坚打援并举,取得辉煌战果。

车桥位于淮安城,因河道上有5座石桥,俯瞰全镇,形如繁体“車”字而得名。车桥地理位置险要,抗战时期是联系苏北、苏中、淮北、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枢纽,也是日伪控制淮安东南宝应地区的重要据点。1943年2月,日军占领这里并修筑坚固工事,密布大小碉堡53座,认为车桥防御固若金汤。

1944年,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新四军由反“扫荡”为主的防御作战转为主动的进攻作战。新四军第1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决定采取“掏心战术”,攻坚打援,夺取车桥。

总台央视记者 牟媞媞:这里是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当年就是在这里发出指令,使新四军以五个团的兵力,实现了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个根据地历史性的连接。

不到一小时,新四军次第突破围墙,攻下十多座碉堡,占领车桥全部街道,分割包围日伪军。激战至中午,我军将敌寇压缩在核心工事内。在山炮轰击下,日军残部被全歼。所谓“铁打的车桥”,被新四军在一天之内攻克。攻打车桥时,为防止赶来救援的日寇对我攻城部队反包围,战役总指挥粟裕将三分之二兵力埋伏在了援军的必经之地——芦家滩。

日军将领三泽金夫带领增援部队长途奔袭,被新四军打得措手不及,死伤惨重。三泽金夫率队撤入附近村庄。天黑后新四军突破日军阵地,与敌白刃肉搏。作为亲历者,现年99岁的新四军老战士于健老人头部至今还留有当时的弹片。

车桥战役亲历者 新四军老战士 于健(99岁):冲、杀,战士情绪高了,盒子枪不用的,用刺刀。所有来的日本鬼子,来一个杀一个,来一个杀一个。共产党的(战士)出生入死就是这一条,宁可前进一步死,不能后退半步生。当时负伤,弹片在这里。

三面临水的车桥地形复杂,军民一心团结抗战成为我军最终取胜的关键。

淮安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 于兆文:车桥战役是5个团作战,但是我们有地方的民兵和老百姓5万人参与这场战役,在战斗发生之前,我们老百姓就筑了15公里长的大坝,供新四军(部队)前进和物资运送之用。老早就准备了,夜里施工,白天不施工,秘密施工。

经过一天两夜的激烈拼杀,新四军歼灭日伪军近千人,生擒日军将领三泽金夫。车桥战役胜利后,新四军军部发来贺电,车桥之役,连战皆捷,斩获奇巨,发挥了我第一师部队历来英勇果敢的作战精神,首创了华中生俘日寇之新纪录,我们代表全军庆祝你们的胜利。

淮安市委党史工办主任 张春荣:(车桥战役)彻底粉碎了日军的封锁企图,极大方便了我根据地战略物资的运输,主力部队与地方部队之间的密切配合与相互支援,特别是地下交通的顺畅,应该说为军地间的往来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车桥战役的胜利,使华中腹地的苏中、淮南、苏北、淮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彻底粉碎了敌寇的“清乡”“屯垦”计划,苏中抗战形势根本好转,由此揭开了华中战略反攻的序幕。

责任编辑:喻偌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