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先凤,1956年3月出生,汤沟镇早映村大芮自然村人,入选2024年“鸠江好人”。
在芜湖市鸠江区汤沟镇早映村,107岁的赵华老人每天饭后,都会笑眯眯地夸一句:“今天的饭菜味道刚刚好。”这寻常的夸赞背后,是一位儿媳40年如一日的孝心坚持——69岁的庆先凤用大半辈子时间,诠释了“孝”字的真谛,把伺候长辈的琐碎日子过成了温暖的传承。
每天清晨,庆先凤都会先给公公打好洗脸水,再张罗早餐。饭桌上永远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爷爷不动筷,谁都不能先吃。小儿子至今记得小时候抢吃饭被母亲教育的场景:“爷爷是家里的长辈,长辈还没有吃,你怎么可以先吃?”老人牙口不好,她跑遍医院配假牙;眼睛看不清,她就每顿把饭菜端到手边。阳光好的日子,院子里总有她推着公公晒太阳的身影,时不时还要扯着嗓门陪老人“喊话”聊天,就为逗老人开心。邻居们常说:“赵家有个好媳妇,老人的长寿秘诀,离不开庆先凤的精心照顾。”
最让人动容的是两次“病中守护”。2003年,86岁的赵华突发心血管疾病住院,生活不能自理。庆先凤硬是一个多月没睡过整觉,为老人擦洗身体、更换弄脏的床单。丈夫赵和敏红着眼眶说:“我这个亲儿子都做不到她这样。”在她的照料下,老人从不能翻身到下床如厕,再到全家围桌吃饭,精气神越来越好。2023年底,流感来袭,庆先凤和公公同时出现高烧症状,她却坚持先送老人就医,自己强撑病体照顾。儿子劝她看病,她摆摆手:“我撑得住,爷爷等不得。”儿子心疼道:“妈妈也已经60多岁了啊,却总忘了自己。”住院期间,她随时热好汤羹,回家后夜里听见动静就起身查看,连续多日睡在沙发上守护。最终,百岁老人再次平安康复。
这份孝心早已成为家族DNA。作为四世同堂的“基石”,也作为家族中的小儿媳,庆先凤从不在兄弟姊妹间计较谁付出多少,每逢亲友探望,她总是热情张罗饭菜,把团聚时光经营得其乐融融。她总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心怀孝,身体勤,家庭祥和兴旺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她的孝行感染了整个家族,子女们以她为榜样,孙辈们也非常尊敬老人,孝老爱亲的家风十分浓厚。
眼下,107岁的赵华仍是村里最精神的寿星,而庆先凤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孝老爱亲典范”。但对她而言,真正的奖赏藏在那些平淡的日常里——公公晒太阳时的满足,全家人围桌吃饭时的笑声,还有那句说了四十年的家常话:“您慢一点吃,别烫着,今天我做的饭菜可还顺口?”
来源:区文明办(通讯员:奚月萍)
撰稿:樊丽丽
编辑:吴越
校对:强黎明
审核:管大烈
平台运维:鸠江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今日鸠江”
如果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私信小编予以处理
点分享
点收藏